衛教百科

歡喜做精神病患的守護者

回文章列表


今天以一個醫師角度來看:如何照顧精神病患會比較好,希望讓大家在照顧精神病患不是只有壓力、負擔,而且能歡喜、自在地照顧,這是我們的理想和目標。


   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患者症狀惡化時,緊急處置怎麼做?這是最實在的問題。第一步要分辨清楚什麼叫緊急情況,即當患者有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之暴力行為危險之際。病人此時可能是孔武有力的,雖然他的感情、判斷力跟小孩一樣,但他的身體力量是大人般強壯,他可能拿刀亂揮,很危險。此時需要適當的強制力量,而法律上規定警察有責任要協助運送暴力病人就醫,所以家屬可請119幫忙,或透過里長、鄰長、民意代表等幫忙溝通;另一方面須和醫療單位聯繫安排床位,如此,透過警察(或自行請救護車)載送至各精神醫療院所或急診就醫就可較順利。


    當然,緊急就醫處理,通常情況都發展成較具威脅性、較困難了,所以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。如何預防?


    平常就要找個信任可靠的醫師固定治療,保持良好合作關係。醫師對患者熟悉,講話就易被接受,而家屬、患者多和醫師溝通、請醫師解釋病情、固定返診、服藥,通常(一年內)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不會復發。在醫師這邊當患者稍有變化時,醫師也馬上會警覺,會較敏感察覺,及時處理。


   

這樣對自己對病患都不好,我們建議像這樣的家屬要試著對病患做清楚簡單的要求:門診、吃藥、生活規律等,其它的先不管。他抽煙、吃檳榔總不至於拿刀子在路上揮吧。


    面對病人的挑戰:病人生病以後,他的行為很多的時候都像是小孩仔的問題、小孩仔的情緒,這裡提供一個看法:平常看他像一個三、四十歲的大人,可是你仔細分辨他講事情、要求,很多時候是很情緒化的,我們可試著把他當小孩子去看,這樣會幫忙我們較可了解病人的情緒。很多病人不吃藥只因他覺得’不吃藥表示我已經好了’,就可去工作、讀書---,這是很情緒化的,所以當我們在聽病人抱怨時,要了解其實他(她)是在表達他(她)的需要,去了解他生病的痛苦,和他站在同一陣線,保持良好關係,強調一致的目標,反覆告訴他,我們和他一樣,希望他早日康復、早日工作,鼓勵他穩定治療。


    發展的基本方向:(急性病房裡)


他還可以講,其實他已經很嚴重了,若他很明顯想法與現實完全脫節且神情激動、且覺得威脅感很大,這時千萬不要忽略,在病房內就要給他打針、約束(應優先借助藥物之力),不讓他傷害自己或別人。


   對無力感難以忍受:精神病問題(及治療)牽涉到服藥、體質、家庭環境種種因素配合,有時無法(各方面)完全配合,久了就會有無力感,(而且有些人又對無力感特別難以忍受),如有這種情形出現要多找精神科專業人員商量。


   缺乏專業的督導協助:再多的經驗也會有遇見困難的時候。雖然說自己已在醫療領域學習多年,有時想想好像算有些什麼(不好意思)

用哄騙的方法,但發現她對我失去信任有何代替方法?


答:有時這確是很困難的,只要知道今天我們所做的是出於要幫忙他,方法倒是其次。這樣的關係狀況需要改善,可能要等病情較穩定時,在專業人員協助下為之。


 

最後,謝謝大家的參加,各位對生病家人的用心與參與,我們表達十分的敬意。